参展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杏辉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共2049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8月15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绿江环保志愿服务队在指导老师张杏辉、尤林的带领下来到丹江口均县镇关门岩村,开展为期8天的“农业面源污染科普宣教”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贡献青春力量。
担当使命重任 贡献青春力量
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截至目前累计调水突破700多亿立方米,为京津冀豫提供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76亿人,同时为北方50多条河流提供生态补水,因此,丹江口地区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十堰区域高校,承担护水保水是我校青春学子的重要使命。基于此,我校绿江环保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湖北省第七届“与绿同行”微公益环保大赛并荣获一等奖,项目主题是《十堰丹江口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普宣教》,旨在通过环保宣教活动,一方面在农资销售源头进行调查与宣讲,另一方面在库区试点乡村调查了解面源污染情况,制定宣传倡导活动,增强库区农户的环保意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为顺利开展活动,绿江环保队前期走访十堰市农业局,生态环境局,乡镇政府等部门,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物资和技术上的帮助。
共筑绿色田野,擦亮水库“底色”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在源头上减少肥药农膜施用。绿江环保队首站目的地便是来到均县镇的农资销售网点调研,走访农药、化肥、地膜等产品销售门店,与农资经销商老板访谈调研,从门店经营品项,供货、销售台账,农业废弃物回收等方面了解,学生认真聆听,详细记录。
辗转又深入田间橘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物调研。绿江环保队成员一手提桶一手拿夹钳顶着烈日来到库区橘园,一来了解橘园的生产废弃物回收工作,二来了解橘园的病虫害治理工作。团队成员还与橘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询问了橘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种类、施肥量及频率等信息,并耐心听取了橘农关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反馈。通过这些交流,团队成员不仅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农业污染物产生的根源和治理的难点。这些调研成果将为后续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农业污染治理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科普面源污染,点亮环保之光
科普农业面源污染,守护绿色田野——提高农民儿童环保知识。绿江环保队开启走访入户调研,了解村民使用农业生产物的习惯。团队成员兵分两路,四人一组,分头开展入户走访。他们身着统一服装,携带着宣传资料、访谈表以及耐心与热情,穿梭于乡间小道,逐一拜访农户家中。每到一户,团队成员首先以亲切友好的态度与村民打招呼,拉近距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他们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向村民们详细解释什么是农业面源污染——这包括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畜禽粪便的不当处理、农作物秸秆的随意焚烧等,这些行为如何在不经意间对土壤、水源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与破坏。同时,他们也积极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困惑,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为后续的科普宣传和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绿江环保队还在关门岩村委会集中开展科普宣教农业源污染防治,团队成员提前把会场布置好,宣传物资准备到位,村民陆陆续续来到会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首先绿江环保队的指导张杏辉老师上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张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处理等方面的重要性,让农户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行为都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活动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村民们纷纷举手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此外,绿江环保队的成员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实践演示。志愿者们展示了如何正确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如何制作有机堆肥等实用技能,并鼓励小朋友们动手尝试,亲身体验环保的乐趣。小朋友们兴奋地参与其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环保习惯。活动最后,还向参与的农户和孩子们发放了环保宣传手册和纪念品,以资鼓励。这些手册中包含了详细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知识和实用技巧,方便村民们随时查阅和学习。
通过此次调研,绿江环保队不仅学习和传播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知识,还能够深刻感受到这一污染问题对库区水质安全造成的威胁。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有助于将农业面源污染的知识普及给更广泛的群体,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还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青年力量。此外,通过科普宣教活动,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十堰青春力量。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