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史佳璇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共1463字
预计阅读时间3.5分钟
为深入感受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团结,2024年7月中旬,桂林理工大学"数智赋能,寻迹三江"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齐聚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八寨。据了解,程阳八寨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已经成为展示和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这次侗族文化体验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实践之旅。
▲图为导游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程阳八寨侗族建筑的美学探索
侗族建筑以其精湛的榫卯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艺术著称,7月13日,实践团队的师生们踏访了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风雨桥,亲身体验了其独特的魅力。穿梭于风雨桥之上,随着导游的讲解,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这座历史名桥的建筑特点和悠久历史,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侗族人民的古老时代,对侗族的建筑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
跨过风雨桥,为进一步探索侗族建筑的独特奥妙,实践团成员们走进非遗传承人杨似玉家中,认真倾听杨老师与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之间的故事。杨似玉老先生将一生的心血倾注在侗族特色木构建筑上,对非遗未来的传承,杨老师表现出了担忧,但更多的是期盼,“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来学习非遗,把握住政府提供的建筑机会,锻炼好自己的建筑技艺。”
▲图为非遗传承人杨似玉老师讲解操作工具等
侗族大歌的艺术鉴赏
侗族特色歌舞是侗族文化的另一张名片。为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当地居民们邀请成员们观看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其中,侗族大歌和芦笙舞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者以其独特的多声部合唱,成为了侗族人民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后者则以其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舞姿,传递出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盛大热烈的气氛中,实践团成员被侗族传统艺术的感染力深深打动,感受到了侗族人民的热情与音乐才华。侗族大歌和芦笙舞不仅展现了侗族的艺术魅力,也让实践团成员对侗族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成员们期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借助此类文化体验活动,加强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团结,进一步促进侗族文化的持续传播与繁荣。
侗族饮食的文化魅力
在欣赏歌舞表演之后,侗族人民又为实践团成员们送来了好酒好肉,特色美食,带成员们领略侗族的饮食文化。
“百家宴”上,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尝到了酸鱼酸肉、糯米饭等各式侗族的传统美食,还体验了侗族的特色酒文化——高山流水,一种歌与酒相辅相成,通过酒歌表达最美好的祝愿和期望的独特文化。当地居民们表示,高山和流水都是自然的象征,高山代表着坚定不移,流水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化。“高山流水”的敬酒礼仪,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此次侗乡之旅,桂工学子们深入侗族人民家中,与侗族人民坐在一起边喝茶边畅聊,共饮美酒,载歌载舞。通过与侗族村民的交流,一幅幅生动的民族文化画卷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他们领略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和价值观,感受到了侗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还运用数学与统计专业知识,对侗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和模型构建,为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建议。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他们已经对侗族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意识到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迅速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在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民族团结的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团结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