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赵梓桦
该单位已参展5期
正文共964字
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满满的情绪价值
2024年5月,我担任泰国曼谷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被分配到当地一所同时建有幼儿园和小学的慈善华校。这所学校有很多学生来自缅甸和越南,低年级的小孩大多听不懂中文、英语,甚至连泰语都听不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中国志愿者教师通常教授二年级起点水平的学生。当地的小孩子们似乎有着天然的热情。每次上课前,他们总是一窝蜂挤到我办公室,争抢着帮我拿东西,在教室门口说“老师请进”。
“上课是捣蛋鬼,下课是天使”
在泰国,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国内的教育焦虑。二年级各班有小至7岁,大到10多岁的学生,在泰国这似乎都是常态。通常,班里年纪最大的那个学生就理所应当地成了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
因为我们是外教,语言不通等各种原因确实会给课堂管理带来一些不便。刚开始,我发现他们的汉语学习习惯有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人不听讲、不写作业,一些孩子只会抄写却不识字……我写个板书的功夫转身就发现座位上少了几个人。低头一看,原来是在地上爬……难怪有人调侃说,小孩“上课是捣蛋鬼,下课是天使”。
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制定了课堂规矩,改变了作业形式,课后让每个人到我面前来认读生词。当人数太多无法顾及到全部学生的时候,我就会挑几个已经掌握的学生去教别人。一开始,我也会担心学生教不好或者不愿意教,但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很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效率甚至比我亲自教导更高。于是我发现我可以更信任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处理更多问题。
要想改变习惯确实很困难,但是坚持了两三个月,我的课堂已经不需要时刻管理纪律,也不需要反复提醒他们完成作业了,甚至最调皮的最后一排学生也会积极配合我的提问,投入我的课堂。
被认可时的小雀跃
后来因为师资变动,有的汉语老师会换班教。换教的那天,我走到教室门口,发现他们每个人都转过身观察哪位老师会走进他们的教室,我故意站在门外逗他们,害得他们又盼望又忐忑,直到我双脚真踏进教室,他们才放声欢呼:“赵老师赵老师!赵老师教我们!”
随着孩子们学习汉语热情的提高,我明显感觉到授课压力在逐渐减小。我和孩子们从尝试、怀疑,到熟练、信任,从互不了解到配合默契,这令我不禁感叹,教育的力量虽有滞后性,却如此温暖。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