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单位:福州理工学院
作者:“青力助农,筑梦促兴”暑假社会实践队
该单位已参展2期
正文共1290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7月11日,福州理工学院“青力助农,筑梦促兴”暑假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员们前往贵安拉面曾氏作坊,学习贵安拉面的传统技艺,感悟非遗文化的百年传承,通过拍摄宣传视频等形式,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
实践队一行人到达贵安拉面曾氏作坊,在门口便闻到贵安拉面的飘香,传承人曾启飞师傅仔细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贵安拉面的历史。据悉,贵安拉面历史悠久,制作技艺已传承300多年,于2022年5月,该项制作技艺被列入连江县第七批县级非遗名单。
正宗的贵安拉面,全手工制作,面条更为Q弹劲道。曾启飞师傅手把手带领实践队成员开启体验制作之旅,先向成员们展示了一遍揉面的技巧,将优质精品的面粉按照配比放入碗中,再依次加入盐巴和水,反复饧揉。在师傅的演示下,面粉经过反复地搓、揉、摔、捏、拉,变成了劲道的面团。队员们初步了解贵安拉面的制作技巧和要领,纷纷上手体验。
▲图为曾启飞师傅为实践队员讲授贵安拉面制作技巧,许坤供图。
第一次揉搓后需要醒面半个小时,待充分发酵后,再经过二次三次揉搓。在启飞师傅的带领下,看着面团慢慢成型。实践团成员们十分开心。团队负责人介绍说,反反复复捏拽面团,是一项考验体力及耐力的挑战,在体验匠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非遗传承的不易。
经过多次地醒面发酵后,把面团分割成一块块均匀的面块,搓成长条,实践队成员们手掌用力压成扁平,使其油亮。用刀将其切成均匀的厚片,再用手细细搓成一根根细条,放置到盘子里。最后双手捏住面条的两端,均匀向外拉伸,形成一条条面条的形状。在不断尝试制作中,实践队员们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为非遗技艺的魅力深深吸引。
县级非遗贵安拉面是贵安村村民世世代代传承的手工美食。手工制作的贵安拉面既脆细又不糗糊,任煮不烂,口感良好,是不少乡人舌尖上的美好记忆。曾启飞师傅娴熟地将制作的手工拉面放入锅中翻炒,海鲜的味道和拉面融合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久后呈现出一道舌尖上的美味:海鲜炒拉面。品尝后,成员们纷纷对这道美食赞不绝口。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对贵州拉面制作的全过程进行拍摄,后期剪辑成宣传视频,通过“非遗+新媒体”形式,积极推广地域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安拉面这道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非遗“匠心”传承。团队负责人表示,能发挥新媒体的专业优势,推广当地的非遗美食,被更多人看见,我们也十分开心。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曾氏作坊,为贵安拉面制作过程拍摄宣传片,刘景供图。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也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采访中,赵师傅说到:“如今我们一同紧跟时代步伐,加紧创新,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传承非遗技艺,弘扬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来。”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贵安拉面合影,许坤供图。
“青”力“青”为,赓续非遗文化薪火。本次探寻贵安拉面技艺的社会实践,展现了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实践队员们将继续坚定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致力于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