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团队:农学院蓝叮咚“微光”志愿服务队
作者:曾庆娥 熊成达 罗瑞
该单位已参展3期
正文共1997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服务粮食产业现代化,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感,2024 年 7 月 3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蓝叮咚“微光”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团队从该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抽调5名优秀学生深入宜昌市远安县瓦仓村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对湖北名优大米——“瓦仓米”的调研及粮食安全宣讲活动。农学院分团委书记曾庆娥与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深山米飘香:树立“稻”品牌,做优绿色生态米
公司副总经理汪洪波接待了调研组一行,他介绍道:“青岗泥,冷浸田,瓦仓米,香又甜”,这首远安民谣所描述的瓦仓米发源于湖北远安县瓦仓村,相传康熙年间,民间就有“瓦仓大米”的叫法,史书记载“米质上乘,价高数码”。瓦仓米的好品质来自于该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是北纬31度——世界顶级农产品黄金种植带,独特的青岗泥酸碱适中,顶峰的山泉水终年灌溉,再加上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赋予了瓦仓稻谷的纯净与营养。该公司致力于将这一天然“贡品”端上更多中国人的饭桌,让国民能享受大自然的顶级馈赠。
▲图为公司副总经理接待调研组成员,杨宇杰供图。
调研组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参观农科院在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置的水稻试验田、瓦仓米专业合作社、大米加工厂和粮食储备仓库,公司正是通过这些规模化、标准化运营模式,让瓦仓米打开了市场。同时,公司注重科技创新投入,邀请湖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教授到瓦仓实地考察并以此为契机成立湖北远安瓦仓米科技小院,积极培育符合当地土质条件的优质水稻,使之成为农业高校、农业企业、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稻米实验平台和场地,让瓦仓米质量更优、品牌更响,也有力推动了本地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人才培养双促进。
▲图为调研组成员调研水稻试验田,熊成达供图。
农技看瓦仓:做好“田保姆”, 健全农业产业链
公司社会化服务负责人余家培向调研组介绍:公司实施“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通过“半托管”或“全托管”等土地托管服务形式流转3000余亩土地用于集约种植,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3.5万亩。为了保证“瓦仓大米”的质量,公司首创远安优质稻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实行工厂化育秧,统一提供品种、统一育秧服务、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管理技术、统一粮食收购。为实现这些目标,公司乐做“田保姆”,为农民提供耕地、育秧、买种子、施肥、除草、喷药、除虫、收割、烘干等12项服务内容。
▲图为调研组成员参观农用机械仓库,周昊供图。
在公司种植基地,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瓦仓米的种植田,了解了现代农业技术在种植技术、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团队成员还参观了陈列于公司仓库的插秧机、旋耕机、全自动播种机等现代化农耕机械。面对一排排整齐、高大的农业设备,队员们边听着公司负责人讲解着设备的操作方法,边想象着现代农田机器轰鸣的壮观场景。他们纷纷感叹,现代农业技术机器和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真正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实现了稻米生产质量和效率双提升,为充实中国粮仓赋能。
▲图为调研组成员与工作人员参观加工车间,罗瑞供图。
护粮齐心扛:珍惜“盘中餐”, 端牢富足中国粮
在瓦仓稻谷粮库,金灿灿的稻子堆积如山,调研组和公司工作人员一起晾晒稻谷,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在农户家中,调研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村民对瓦仓大米的种植需求和社会化服务的建议,并进行了粮食安全政策宣讲。在瓦仓菜籽油加工车间,团队成员参观了菜籽油先进的加工生产线。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也增强了端稳中国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调研,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当地企业以瓦仓米生产和服务为中心,做优“瓦仓”品牌,推出系列瓦仓粮油产品,并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挖掘瓦仓红色文化,增加农旅附加值等方式,让瓦仓品牌声名远扬,这是一件使命光荣、价值感满满的有意义且快乐的事情。
▲图为调研组成员助力晒谷,熊成达供图。
仓廪足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97年前,瓦仓打响了鄂西秋收暴动第一枪。如今,在中国广袤的农田中,一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兴起,瓦仓将见证粮食产业与红色教育、农耕研学、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真正迈向全面乡村振兴的灿烂曙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农人”,调研组成员纷纷表示,要学习好瓦仓米经营管理模式,以“强农有我”的决心接续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用自立自强的农业科技,让国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粮食基础。
▲图为调研组与工作人员在稻谷粮仓门前合影,罗瑞供图。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