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
作者:徐炼炼 张慧
该单位已参展1期
正文共2156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11 月 4 日,阳光温暖,微风轻拂,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二年级 400 余名师生满怀期待地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研学团”,奔赴风光旖旎的利民村,开启“‘研’续秋韵满田,阅秋‘丰’光无限”主题研学实践之旅。
当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抵达红薯基地时,同学们的眼中立刻闪烁出强烈的好奇心,宛如一群渴望知识的小精灵。红薯,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着独特的生长习性。讲解员耐心地为同学们科普道:“红薯是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种喜温、耐旱的作物,适宜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红薯的根茎会在地下蔓延,通常呈椭圆形或纺锤形。而且红薯的品种多样,有紫薯、白薯、黄薯等,不同品种在颜色、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有所不同。”同学们安静而有序地围在讲解员身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这些细致的讲解,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铭刻在心底。
紧接着,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开始挖掘红薯。他们那认真又可爱的模样,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热情所感染。随着一个个饱满的红薯从土里被挖出,同学们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兴奋与自豪的笑容,那笑容恰似一朵朵娇艳盛开的鲜花,灿烂夺目。
▲图为科普红薯种植知识
离开红薯基地,同学们又来到了稻田边。此时,他们的神情更加专注和投入。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就拿此时的秋季来说,寒露时节,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稻谷的灌浆和成熟。讲解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着:“秋分时节,正是稻谷收割的好时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属于禾本科稻属。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稻田里的水位管理也很关键,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水位。而且稻谷有籼稻和粳稻之分,籼稻一般米粒细长,粳稻则相对短粗。农民们根据节气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确保粮食的丰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古老的农耕传统文化展开了一场深度的对话,真切地领略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随后,同学们亲自体验传统打稻谷和扎稻草人。打稻谷时,同学们了解到,传统的打稻谷方法是通过人力挥动稻把,使谷粒脱落。这需要一定的力量和技巧,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扎稻草人则需要巧妙地利用稻草和绳子,将稻草人扎得牢固且形象,这不仅考验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他们奋力挥舞着手中的工具,额头虽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疲倦。在亲身实践中,他们深刻体会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同时,满满的收获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这种喜悦如同璀璨的阳光,温暖并照亮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对劳动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图为体验农耕文化
除了上述活动,利民村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在拾秋活动中,同学们迈着轻盈的步伐,悠然漫步于田间地头。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大自然馈赠的时节。同学们了解到,不同的果实有着不同的成熟时间和特征。比如,山楂在秋季变红,其富含维生素 C 和多种有机酸,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板栗的外壳变得坚硬,内部的果仁饱满香甜,富含淀粉和蛋白质。他们的眼睛如同明亮闪烁的星星,细致入微地寻找着秋天的宝藏。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探索加油助威。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剪纸课上,同学们的一双双小手如同灵动的蝴蝶翩翩起舞,剪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在剪纸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对称、折叠等剪纸技巧,还了解到不同图案所代表的寓意。比如,蝙蝠图案常常象征着“福”,而牡丹则代表着富贵和繁荣。剪纸的工具也有讲究,剪刀的锋利程度和剪纸的材质都会影响作品的效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更像是他们与秋天进行的一场独特而又深情的对话。
▲图为学生体验剪纸
而在秋收运动会上,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各项比赛,他们的欢声笑语在田野间久久回荡。比如“接力运粮”比赛,同学们需要团队协作,快速且平稳地将粮食运输到指定地点。在比赛中,他们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了团结一心、协同作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拼搏。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明灯。它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操作中获取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知识,还着重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对于扬中市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永远珍藏在同学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线。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农耕文化,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也在团队协作中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据悉,扬中市实验小学一直秉持着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此次研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的宝贵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活动将持续开展,为学生们的成长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智慧,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新媒体编辑部
总编:张敬印
编辑:孙翠楠